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外阅读)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外阅读)教案第2页

  二、先读为快、自我发现

  1、《伊索寓言》一共10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

  [板书:人物形象--动物、与动物打交道的人、神]

  2再现情节:读完这本书,你觉得哪些故事有趣,把它读给、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表演给其他同学看.

  (1)1分钟做准备.

  (2)生说或表演.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几则大多数同学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同一则也可引用赛一赛的方法,来激发大家的兴趣.

  3、在没有读过的故事里,哪些故事的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情节,然后请看过的同学说说,你想象的和原文是否一样.

  4、讨论:这些故事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板书: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总之,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伊索寓言中每则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训",这些"教训"显然是后人添加的,其中有的比较切题,有的并不切题,甚至牵强附会,阅读时不必受这些"教训"的束缚,这样更可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智慧的丰富性.

  三、边读边聊,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在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最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阅读资料中的《农夫和蛇》,说说你对其中农夫的看法.

  3、明白寓意: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拟人, 以此喻彼,以物喻人.

  以《农夫和蛇》为例,谈谈在读过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或事情?

[板书:写作手法--比喻、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