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论快乐 学案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论快乐 学案第2页

  8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2)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9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通过对快乐的阐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也鲜明地指出了通往快乐的途径。

  B.《西游记》中一句"天上一日,下界一年",与文中的"永远快乐""荒谬得不能成立"是从同一角度论述的同一个道理--"欢娱嫌夜短!"

  C.文中谈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苏轼有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恰当地说明精神作用能使人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

  D.文章语言活泼深刻,作品笔法自然严谨,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文中的"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就与上文的"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窗

   钱钟书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处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来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绝不仅是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兮辞》有两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住吗?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载《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正如凯罗《晚歌》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着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见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我们跟戴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仿佛跟面具相对,就是如此。据爱克曼记1830年4月5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戴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窗子许里面的人看出,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找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