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地理高考答题要点总结10:工业区位
2010年地理高考答题要点总结10:工业区位第3页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

  区位条件:有利--岛国,多优良港口;工业基础好;不利--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促进发展的原因:深刻的历史原因;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日本工业集中在 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

   ① 本土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

   ② 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

   ③ 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

   ④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

  埃及的经济支柱:石油、运河、侨汇、旅游.

  新加坡的经济支柱:炼油、造船、电子电器、海上钻井平台制造.

(六)新兴工业区

1.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

区位分析: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 ②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

  ③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④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 点:① 以中小企业为主; ② 轻工业为主;

       ③ 生产过程分散; ④ 资本集中程度低;

       ⑤ 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

  相同点:(同上)

不同点 : ① 企业之间相互竞争;

 ② 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调整措施:① 重视专业分工,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② 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③ 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④ 形成规模生产;

       ⑤ 树立品牌意识;

       ⑥ 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⑦ 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2."硅谷":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

        社会经济因素:① 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

               ② 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

               ③ 军事定货(美国硅谷)。

  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变化原因: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优势条件。

(七)我国重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带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