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地理高考答题要点总结10:工业区位
2010年地理高考答题要点总结10:工业区位第5页

优势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运得天独厚;经济腹地广阔

7、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

  范围: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

  优势条件:能源丰富、资源丰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8、沿江大开发

  区位因素:工业制造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

  副产品;靠近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上海可获得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等。

  意义:为提升江苏制造业水平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带动两岸经济尤其是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整个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开发带动相关产

  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江苏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八)城市工业布局

  区位因素:①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②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

③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④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⑤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

染,美化环境;

⑥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⑦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⑧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⑨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⑩工业联系――投入-产出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