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粽子》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粽子》教案第2页

(粽子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不仅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6、那么课文哪几节为我们介绍了粽子那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呢?

7、指名回答。(课文第2--4节介绍了粽子那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

三、深入学习,体会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二--四小节

1、过渡:课文是怎么写粽子的形状、颜色和滋味呢?老师先请三个小朋友来读读。(指名分小节读)

2、同桌合作学习:

(1)用"--"划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和滋味的句子。(边说边板书:形状、颜色、滋味)

(2)把句子读给同桌听。

3、学生交流,老师随机点拨。

理解描写形状的句子。(出示媒体)

※形状: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1) 指名交流,抓住关键词"特别",指导读句。板书: 特别

(2)其实,现在除了有这种常见的三角粽以外,聪明的人们还设计出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粽子。(媒体出示:拓展粽子的形状)

(3)你知道它包含了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4)是呀,谁也不知道,谁也数不清。就是因为粽子的形状特别呀。齐读句子。

理解描写颜色的句子。(出示媒体)

※颜色: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1)粽子的形状很特别,那它的颜色又是怎样呢?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2)为什么说粽子的颜色很好看呢?请你再次读读这句话,用小圆点圈出表示粽子颜色的词语。

(3)指名交流。指导读好这些词。介绍"箬叶"图片。

(4)是呀,看似普通不过的红枣粽颜色却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它在煮之前和煮熟以后颜色不一样的。粽子生的时候,箬叶是--糯米是--枣子是--。煮熟以后,箬叶变成--糯米是--枣子是--。很是好看。(出示图片,理解粽子煮之前和煮熟以后的颜色变化。)板书:好看

(5)谁能读好这句句子?(抽生读)

(6)男女生挑战读,齐读。

(7)指导背诵。(媒体出示填空)

过渡:粽子的颜色真是好看极了,使人忍不住要尝尝它的味道。那它的味道又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