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1 荷塘月色(1)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1 荷塘月色(1)学案第3页

  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示例)悠悠白云下,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仿写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显性要求就是题干要求的基本句式和修辞要求,而隐性要求是"意谐",即所描写的对象中心突出,语意通畅。

  7.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然后仿照其修辞手法写一句话。(5分)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答:(示例)突然映入眼帘的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题干要求"仿照其修辞手法",所给例句为通感手法,是以听觉写视觉,作答时,要注意这一点。

  二、提高阅读能力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衰 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败荷

  [元]王 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8.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CE )

  A.两首诗都写的是秋季到来后的"残荷"景象,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

  B. 白诗主要写了霜露中荷花将落未落、雨后风中荷叶被吹干的情境,通过描写荷花败落前的"萧条",让人不禁想象花凋叶落后的景象。

C. 白诗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了秋天的肃杀,"白露""凉风"突出了环境的冷寂,还未"残"的花,刚刚吹干的"叶",衰败之景跃然纸上,尽显工笔细描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