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1 荷塘月色(1)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1 荷塘月色(1)学案第2页

  符合语境。⑥交相辉映:形容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不能用来形容歌声。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C )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似乎"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的"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僻)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轮廓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解析】 C项,"总"表示作者揣测的语气。

  4.下列句子中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具有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 C )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解析】 例句与C项皆为通感,A、B、D三项都是比喻。

  5. "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3分) ( D )

  A.朦朦胧胧的月色下一切都变得美好,正和他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吻合。

  B.这淡淡的月色能给人丰富的遐想,使作者感到"到了另一个世界"似的,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烦恼。

  C.它与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

  D.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

  【解析】 一定要联系语境,联系当时作者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这句再一次强调了淡淡的月光,一切显得朦胧,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这样的景色恰是符合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心情。

  6.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5分)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