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六下苏教版数学《第七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六下苏教版数学《第七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第5页

第二课时:因数与倍数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下P70 "练习与实践"第10~14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回忆和整理,进一步明确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加深认识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能说明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倍数和因数等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概念判断、推理。

教学难点:理解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1、2、3、4四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回顾知识。

  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在整数知识里,我们还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谁能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点?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2.揭示课题。

  引入:这节课,我们复习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通过复习,能进一步了解关于因数和倍数的知识,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应用这些知识。

二、基本练习

  1.知识梳理。

  提高:回想一下,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学生回顾,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回顾。

  提问: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像?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什么叫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什么叫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整理。

  2.做"练习与实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做"练习与实践"第11题。

出示题目,学生直接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