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4《宋明理学》学案 (2)(岳麓版08版必修3)
历史:1.4《宋明理学》学案 (2)(岳麓版08版必修3)第2页

 常伦理来约束人们,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不同点: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贯通明"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巩固与拓展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右图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历史潮流,其"三教"是指

 A.佛教、道教、儒教

 B.佛教、回教、道教

 C.儒教、道教、回教

 D.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2. 右图墓砖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的发展

 B.宋代佛教取代儒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

 C.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

 D.宋代"三教合一"潮流盛行

3. 宋代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

4.南宋时期集理学之大成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程颢 C.程颐 D.王守仁

5.宋代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是指

 A.社会发展规律 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C.宇宙自然的变化规律 D.人性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