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公开课《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教案
八下历史公开课《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10.193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

四、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的基本情况。

  1956年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的决策完全符合国情,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所以,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中共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些,所以在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展示总路线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总路线?

  一方面它指明了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

  3.分组讨论:①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大跃进"在工业上的表现是什么?②在这一生产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错误是什么?③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以钢为纲,全国掀起疯狂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探索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原因:①对国情分析不够,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目标导学二:"文化大革命"

  (一)"文革"的开始

  1.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基本情况(阅读教材第29页第1、2段内容)。

  2.在"文革"中出现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分别是哪两个?

  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3.文革"中的最大冤案。

  林彪、江青利用毛泽东的权威,在全国煽动"踢开党委闹革命",夺权大风暴席卷大江南北,全国陷入空前大混乱中。刘少奇在没有通过任何合法程序的情况下,就被罢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职位,并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1969年含冤逝世,刘少奇案因此成了"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4.刘少奇没有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就被陷害折磨致死,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践踏。连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都自身难保。于是全国各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到处一片内乱景象。

   (二)"文革"的结束

  1. "九一三事件"坠机现场和首都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的图片

  2.粉碎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过程。

  3. "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教训和启示?

  不要搞阶级斗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反对个人崇拜。要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依法治国等。

目标导学三:建设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