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

独学:读一读:读课文25--34自然段。

  画一画:⑴让学生继续画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⑵教师出示:"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引导学生自问自答,同桌练习一个问一个答,扩大了训练面,互学:议一议:学生比较:"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他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展开讨论

群学:体会到我们的心情如何? 哪些语句能体会到心情沉重、悲伤呢? 自学探究三:破译歌声(8分钟左右)

独学:读一读:快速度课文35自然段

画一画:让学生继续画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互学:议一议:歌声的作用有何不同,破译歌声的含义。

群学:让学生探究既然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为什么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通过朗读,学生感悟出小夜莺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发出信号后仍继续唱歌,同时也表达了他临战前的兴奋。 自学探究四:深挖歌声:(8分钟左右)

独学:读一读:快速度课文36-37自然段,齐读课文这段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教师出示:"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那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叫有什么两样。"

互学:议一议:你们读懂了什么?

群学: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探究寻根,表面赞扬宛转的歌声,实则颂扬小夜莺勇敢、机智和热爱祖国的品质,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10分钟左右)

1.效果检测(5分钟左右)

一.我知道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还能照样子写一写。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 )

2.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变着腰。 ( )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 )

4.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有时候弯腰拾球果......( )

二、读下面的句段,联系课文内容作答。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这是文中第一次出现夜莺的歌声,这小男孩此时发出夜莺的歌声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

  这次小男孩在________学夜莺唱,目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