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第5页

(三)立体探究 读文悟理

我们看到作者对这条大鲈鱼实在是太喜爱了,但因为喜爱就能占为己有吗?为什么?(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来两个小时)

师:这就是道德的抉择,面对这样一条诱人的大鲈鱼,只是放与不放的问题,可作者做起来却很难,作者不想放,不愿意放,而父亲却--(坚持要"我"放),老师相信你们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哪儿看出父亲坚持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呢? (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a、引导抓词体会"得"?(一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体会到父亲的坚决。 b、指导读好父亲的话 c、那么,你们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又能体会到什么呢?(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也舍不得放,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抉择),但父亲最终选择的还是"放"。 (2)、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引导理解:不容争辩 看插图想象:父亲会"不容争辩"地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师:孩子们,此时老师心中有一个疑问,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到处都静悄悄的,除了天知、地知、父亲知,"我"知外,根本再也没有人知道"我"没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可父亲却坚决让"我"放掉鲈鱼,这是不是不爱我呢?(生谈)

师:这就是爱,他不是溺爱,而是一种严厉的爱,父亲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