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4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4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 学案第2页



杂化轨道理论要点

(1)原子在成键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重新组合成杂化轨道。

(2)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等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

(3)杂化改变了原子轨道的形状、方向。杂化使原子的成键能力增大。

例1 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原子轨道都参与杂化形成杂化轨道

B.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参与杂化

C.杂化轨道能量集中,有利于牢固成键

D.杂化轨道中不一定有一个电子

答案 A

解析 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其能量不能相差太大,如1s轨道与2s、2p轨道能量相差太大,不能形成杂化轨道,即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参与杂化,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杂化轨道的电子云一头大一头小,成键时利用大的一头,可使电子云重叠程度更大,形成牢固的化学键,故C项正确;并不是所有的杂化轨道中都会有电子,也可以是空轨道,也可以有一对孤电子对(如NH3、H2O),故D项正确。

二、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形成及分子中的成键情况

1.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BeCl2、BF3分子的形成

(1)BeCl2分子的形成

杂化后的2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氯原子的3p轨道发生重叠,形成2个σ键,构成直线形的BeCl2分子。

(2)BF3分子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