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2.2水的运动-水循环 教案3
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2.2水的运动-水循环  教案3第2页

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倒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思考探究: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这句诗是否严密呢?

提示: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这句诗不严密,因为海陆间水循环可以补充陆地水源,黄河之水是可以"复回"的。

一,水循环的概念→水的周而复始运动

  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其中蒸发是最初始的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运动,这种运动过程被称为水循环。

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特点。

字母 类型 环节 A 海上内循环 ①蒸发、②降水 B 海陆间循环 ①蒸发、③大气水分输送、⑧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 C 陆地内循环 ⑨蒸发、⑦植物蒸腾、⑧降水

类型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

空间 陆地与陆地

上空之间 海洋与陆

地之间 海洋与海

洋上空之间 循环

过程

及环节 特点 补充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是水循环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典例 塔里木河 长江 海洋上的降水 三、水循环的成因

1.水循环的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2.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构成水循环的能量和动力条件

四,水循环的意义

1,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2,促使自然界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促进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变化。

3,联系各种水体,促进水资源更新。

4,调节水分和热量的地区分布,影响全球气候。

五,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水循环是通过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陆地上的径流输送而实现的。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局部地区却可以施加某些影响,对径流输送的影响较大。

改变地表径流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 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世界上任何一条河流都有两种以上的补给形式,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侧重点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在不同季节水源补给也有明显的差异,列表比较如下:

补给

类型 补给

季节 补给

特点 主要影

响因素 主要分

布地区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以我国为例) 雨水

补给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冬季流量较大 ①时间集中

②不连续 

③水量变化大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如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 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

给 春季 ①有时间性 ②水量稳定 ①气温高低

②积雪多少

③地形状况 纬度较高的温带、寒带地区,如我国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

雪和冰川

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①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

②水量较稳定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

给 全年 ①较

稳定

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 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地下水补

给 全年 ①稳定

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

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