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八年级下册 第6章 认识地区第二节西亚 教案
中图版 八年级下册 第6章 认识地区第二节西亚  教案第3页

  西亚资源的一多(石油)一少(淡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亚地区地处干旱地区,多数国家水资源奇缺,有些国家没有河流,或只有季节性河流。人口增加,工农业的发展使本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又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区各国间的矛盾冲突。

  教材藉由水资源匮乏这一突出的地理问题,将本区的地形、气候等相关地理特征自然而然地揉和引出。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应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一是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等;二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如水资源匮乏对西亚各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成为西亚各国矛盾的又一焦点等。上述内容,教材文字中同样没有明确介绍,而是通过地图与活动课文的有机结合,引领学生的思维横向联系,纵向深入,自行探究地理事物的内在关系。

  这段教材涉及到读图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读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到西亚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及分布;读麦地那气温和降水量图,描述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读西亚的河流图,了解西亚水资源分布不均。

  读图能力培养虽然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读图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判断、特征概括、规律总结等思维活动,进一步解析"西亚为水而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

1. 文化差异

  2. 西亚地区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是伊斯兰文化的核心地带以及阿拉伯人的聚居区。而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文化之争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成为西亚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应强调,在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应当倡导公正、平等的观念;应当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应当同情弱小而不惧强权。在强调人地协调的观念的同时,也应呼吁世界和平,强调民族之间、种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以上观点虽然没有直接由课文给出,但教材中给予的信息和"活动"的编排,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了充分的契机。教师恰如其分的讲解和引导应是达到以上思想教育目标的关键。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教材分2课时讲授。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建议在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1. 本课与时事联系紧密,在课前可安排学生通过报纸、电视或互联网,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分析资料,以便在课上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有充足的思维素材,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但要注意,对一些政治事件及相关名词、概念的解释不必过多。

2. 本课教学中地图的使用率较高,多为各部分文字教材的引申内容、细化内容,是学生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的基础和依据。授课时要注意每幅地图不同的呈现形式及不同作用,对地图信息要进行有效的提取和充分的挖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地图入手,从感性入手,探究性地学习地理知识。

3. 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引入──"长期的热点地区"】 新课导入部分,建议采取以下方式。

1. 学生活动。课前可安排学生通过报纸、电视或互联网,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分析资料。上课时,结合课文中给出的词语,以及自己课下收集的资料,以"我印象中的西亚"为题进行1分钟左右的发言。

教师设问:"西亚为什么会战争不断?这个地区为什么会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