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八年级下册 第6章 认识地区第二节西亚 教案
中图版 八年级下册 第6章 认识地区第二节西亚  教案第2页

  这一地区的地理问题与时事关系密切,是世界性热点地区。从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以及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出发,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时事十分必要。

  在这些新闻资料的基础上,非常自然地引出本节的中心问题:"这个地方为什么战争不断?"鼓励学生从对相关新闻的关注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填出或解释有关西亚的词语,说说你印象中的西亚),从而增加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敏感度,也为后文进一步分析问题进行知识上的铺垫。

2.西亚的范围

3."二洋三洲五海之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导致西亚地区长期成为东西方经济、政治及军事利益冲突焦点的原因之一。教材以组图的方式,将从不同角度反映其地理位置的地图集中呈现给学生,由远及近地展现西亚在世界中的位置、西亚地区图及西亚的咽喉要地──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地图。

  关于西亚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没有过多的文字介绍,是希望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读图得到相关信息及结论:西亚地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藉由"五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值得注意的是,"五海"之中,里海其实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而"五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海湾──波斯湾,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地区。至于波斯湾的重要之处,在这里可不必展开讲解,后面讲到石油资源时再加以强调。

  教材关于本区主要的国家、重要的海峡和运河都没有文字介绍,只突出了地图信息。其目的也是希望学生从读图入手,初步培养地理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图找到本区主要由哪些国家组成;明确主要海峡和运河的位置及名称,特别是对大洲交界处的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应重点进行分析。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西亚地区成为东西方交通要冲,也成为殖民主义国家向东方扩张,并掠夺西亚石油的战略要地。所以,100年间,英、法两国把持苏伊士运河,以及埃及为夺回运河主权所作的斗争,也构成了本地区长期争端之一。教师可在此补充一些相关资料,使学生加深印象。

  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形主要特征──高原为主,沙漠广布,以便为分析本区的经济特征及水资源状况作铺垫。

1. 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材关于西亚经济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简明地切入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主题,由此引出石油资源对本区的意义和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隐蔽地说明石油问题是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亚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是这一段重要的知识点。但以上知识点大多并没有由课文直接给出,而是力求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活动"入手,自己探求结论。在这里,石油分布图,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的扇形图,石油输出路线图是细化的"课文"。"活动"中还要求学生观察各航线中的重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并通过填写表格加以归纳。从而使学生再次对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加深理解。丰富的石油资源使西亚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使西亚成为国际上的矛盾焦点地区。

  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教材中提到"由于石油资源采一点就少一点,所以这些产油国家,都在考虑石油资源采完以后,本国的经济出路问题。"由此,教材涉及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大都是贫困的农牧业国家,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教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却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也为教师设计课堂讨论,在教学中渗透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提供了线索。

匮乏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