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4页

  二、再读课文,感受小女孩儿的可怜。学习第1至4自然段,理解小女孩儿擦燃火柴的原因。

(一)了解小女孩儿的可怜。(这个小女孩儿太可怜了,所以才会擦燃那些对她来说非常贵重的火柴,你还能在课文的其他地方找到吗?)

 (二)自由朗读第1至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划出表示小女孩儿可怜的句子。

 (三)学生交流。

 (四)品读句子,体会小女孩儿的可怜。

1、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儿在街上走着。(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寒冷......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2、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从这句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3、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这时的小女孩儿会有怎样的心情?她会感受到什么?----身心俱冷)

 4、用心读读这些句子,读出你对小女孩儿的同情和她的可怜来。

 5、小女孩儿是如此的可怜,后来她会有怎样的命运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画笔画画小女孩儿最后怎样了?

三、细读课文,感受小女孩的不幸。

 (一)、展示学生的画。

 (二)、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是如此可怜,她后来有没有找到幸福的生活呢?请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出示重点句,理解其含义。

1、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小女孩儿冻死了,为什么描写她"两腮通红"、"带着微笑"?还突出是"大年夜"?

  幻象与现实,死亡与微笑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小女孩儿命运的悲惨,引发人们对她的同情。"大年夜"本应是欢乐和幸福的时刻,可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却在这特殊的时刻冻死了,这样更增强了对比的效果,启发人们的深思。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中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儿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儿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这里的"幸福"实际是反语,真正的意思是受罪和死亡。 

3、从文章的结尾中,你能体会出作者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4、指导朗读:小女孩儿死了,我们也对她寄寓了无限的同情。请同学们用同情怜惜的感情来朗读这一段。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配乐)

  四、拓展延伸,激发写作欲望。

(一)师激发:对比小女孩儿,这不禁使我想到了你们,你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你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播放同学们过春节的情景)

(二)引导:是啊!也许这一切对于你们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甚至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