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1 1.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1 1.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学案第2页

2.内容

郡 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 县 隶属于郡

3.特征: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关键点拨]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实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否定,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分封制下官位世袭,独立性强,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任命,听命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

三、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三公:即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丞相、主管军事的太尉和负责监察系统的御史大夫。

(2)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3.议政制度: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备皇帝裁决,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4."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历史上称为"汉承秦制"。

[概念辨析]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二者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思维点拨]

"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主题一 郡县制的推行

史料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