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教案2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教案2第2页

1.分析商鞅变法之前的时代背景和秦国的发展形势如何?

2.秦孝公为什么要下达《求贤令》?

3.商鞅准备进行变法前,阻力主要来自哪些阶层?

4.为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商鞅做了哪些 准备?

总结变法的背景:

必要性:

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破坏,诸侯割据混战。

(2)经济: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改革变法的潮流。

(3)军事:战争频繁。

(4)文化:百家争鸣

2.秦国形势: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落后于其他六国。外交上诸侯卑秦。(改革的必要性更为迫切)

(1)经济:秦国地广人稀 ,大部分土地没有得到开发,农业生产远不如东方六国。

(2)政治:"诸侯卑秦 ,丑莫大焉",秦国地位低下。

(3)文化:秦国社会风习相当落后,诸子百家无一秦国人,甚至还发生人殉的事。

可能性:

1.从地图上看,秦国地处西部边陲,免受六国干扰。

2.春秋战国各国 改革变法 ,为秦国提供一定的经验教训。

3.孝公求贤,商鞅入秦

4.变法准备(商鞅的个人作用):说服秦王,获得支持;论战权贵,扫清障碍;南门徙木,取信于民。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变法)

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设问:假如你是商鞅,面对秦国当时的状况, 你会首先会从哪个方面入手呢?为什么?

生:首先从军事着手;因为当时是诸侯争霸,各国君主都想在争霸中取得优势。

(一)军事

依据材料归纳出商鞅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