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2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2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案第2页

  方法促进学生的认知从宏观向微观转变,更容易把握溶液中物质相互作用的实质,加深"写、拆、删、查"四步法理解,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运用其反应原理,深入到反应内涵,知其所以然,形成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能力。

  ⑵建立科学探究思维模型,强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①建立科学探究思维模型

  在探究实验中,通过问题驱动:A溶液混合是否能发生反应?B判断依据是什么?C根据实验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帮助学生提炼出关键词:提出猜想 → 设计方案 → 实验验证 → 得出结论,建构科学探究思维模型,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能通过系统化的思维途径,迅速完成探究过程,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四个探究实验,构建出科学实验探究思维模型并不断强化这种模型,从微观视角解释宏观现象,宏微相互印证,加强证据推理意识。

  ②强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完成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建构的科学探究思维模型自主完成探究过程,重点关注学生由实验现象如何推理出结论的,目的是发展学生基于实验证据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增强证据推理意识。

  ⑶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升合作能力素养

  现如今,分工越来越细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表明需要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化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了,在化学学习中,这一能力被纳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范畴,因此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离子反应加深对电解质电离的理解。

2、初步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