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2《雷雨》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
语文:1.2《雷雨》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第2页

系上下文语境品读3.反复体会其语言表现方式)(C级)

  《雷雨》的成功,可以说首先就是语言上的成功。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钱谷融《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境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

  曹禺先生的剧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语言,创造了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请同学们经由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进入《雷雨》那"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世界吧。

  1、文中周朴园对侍萍的身份有四次发问,在这不同的发问中周朴园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周朴园怎样的性格特征?(结合括号内的舞台说明,品读四次发问,深入人物内心)

  2、品读下面的对话。(从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解读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的内心活动。)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怎么就用不着)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 (惊愕)什么?(她真的还活着吗?)

  仔细品味,简短的问句与改长的问句哪个更好?为什么?

  把(课文P85页)三个连用的疑问句"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改成"什么?"二者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周朴园认出侍萍后,他的态度急转突变,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朴园?(找出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心理的句子,分角色朗读"你来干什么......这是我的报应")

  4、在第一场戏剧冲突中,周朴园陷入了对侍萍的深深怀念中,你认为他对侍萍的感情是真的么?(可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各抒己见,要有依据)

  5、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推动了下一个戏剧冲突的发展,即鲁大海的上场,第一个冲突尚未结束,新的冲突又展开了,请认真品读鲁大海上场后的这部分内容,表演从"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至文章结束这一部分。并谈谈这一部分刻画了周朴园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