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教案第2页

仍有冲突。 一边写诗推崇那些贵族,一边在诗中倾诉自己在辛酸和悲愤,写出了他在这个腐化的社会中感到的真实:"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751 玄宗过分推崇道教,举行了三个盛典 杜甫正感到走投无路,趁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一时名声大噪。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仕途仍然无望。

751秋 穷,身体也渐渐衰弱了。 杜甫向一些朴素而平凡的朋友用自然活泼的语言诉说自己的病和饥寒,开始吸取民间的方言口语,把它融化在自己的诗句中,使他的诗变得更为新鲜有力。

751 乱世的种子已经到处萌芽。李林甫专政,奸臣弄权,把开元时代姚崇、宋璟培养的一些纯良政风破坏无余。边将们好大喜功,挑动战争。人民受着纳租税与服役的残酷剥削,生产力衰落下去了。 杜甫看到士兵们出发时的情景,遏制不住他心头的痛苦,写出了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以前的歌咏对象不外乎个人遭遇和自然界的美境,随着此诗的出现,他的诗的国土扩大了,里面出现了唐代被剥削、被奴役的人民。

751 政风腐败,边境失利,民生渐趋凋敝,玄宗的奢侈生活却有加无已。 杨氏姊妹荒淫无耻的生活,是杜甫难以忍受了,他毫无顾忌地写出《丽人行》,描画她们丑恶的行为。

752秋 杜甫与几位朋友共登慈恩寺塔。 他在秋日的黄昏望见秦山破碎,泾渭难分,从无语的山川中看出来时代的危机。

753.8 长安霖雨成灾,米价腾贵,政府从太仓中开仓放赈。 杜甫天天从太仓中领米。在这一时期,只有一个朋友郑虔能让他笑逐颜开,有时甚至恢复早年的豪兴。 豪情虽然能够得到一度的发作,但仍不免有深沉、惊悚的感觉。

754 他没有完全断念,接连进了两篇赋,同时向权贵投诗,请求他们援引。一方面被贫穷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诗歌是他求得仕进的手段,这些诗有一定的格式:首先颂扬他们的功业,随后陈述自己的窘迫,最后写出投诗的本意,说得又可怜、又迫切,排律里堆砌的典故也掩盖不住他凄苦的心情。

755 统治集团的奢侈生活登峰造极,人民生活贫困到极点,随着频年的水旱灾害,贫富悬殊一天比一天严重。唐代从此结束盛世,进入坎坷多难的时期。 杜甫辞却河西县尉,改就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时常往来于长安与奉先之间。他关心人民,希望有一个爱护人民的政府,但他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皇帝身上。到了奉先,自己周岁的儿子刚刚死去。 他把从长安到奉先的经历和感想写成了《自京赴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