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学案)第3页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10.《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1."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的开辟中(  )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12.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

A.实现了传播宗教的目的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13.有西方史学家建议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该建议旨在强调(  )

A.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

B.资本主义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的地位

D.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14.《世界通史》:"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此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全球确立

B.农耕经济在全球不复存在

C.世界各民族特征、界线消失殆尽

D.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5.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两种动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依赖

B.新航路的开辟为早期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

C.新航路的开辟有着内在的必然性

D.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16.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知识主干

  一.1. 商品经济 3. 传统商路

二.1. 达•伽马 2. 1492

  三 1. 世界市场 大西洋 2. 资本原始积累 4. 白银 5. 整体世界

  问题探究

1.原因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