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四)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四)第3页

【讲授】一枚金币

一、复习导入

在母亲的恳求下,父亲决定让儿子去挣钱,那怕一枚金币也好,那么儿子一共交给了父亲几枚金币呢?(三枚),父亲和儿子是怎样对待这三枚金币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9到28自然段,并完成这张表格。

二、填表,理解文章写作顺序。

(一)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这张表格吧!

次序 金币来源 父亲的做法 儿子的表现 第1次 给 扔进火炉 笑了起来,走开了 第2次 给 扔进火炉 笑了起来,走开了 第3次 挣 扔进火炉 受不了,跑,抓,大叫 (二)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

(三)前两次儿子的笑说明了什么?

(四)男女分角色读前两次笑的内容。

三、心理描写训练,体会文章的简洁,准确。

(一)想想父亲第三次在扔儿子的金币时,儿子想些什么。把儿子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二)看到父亲把他辛辛苦苦挣得的金币扔进火里时,他想:( )

(三)如果在文章中加入儿子此时的心理活动,好不好?不能把儿子愤怒、急切"受不了"的心理表现出来。(体会文章表达的准确、简洁)

四、理解用词的准确性。

(一)抓住重点字词比较句子:

1.儿子受不了啦,忙走到炉前,用手从火里把金币拿出来,叫道。

2.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二)通过朗读,你们觉得那个句子写得更好?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