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二 荷塘月色 学案6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二 荷塘月色 学案6第2页

  读罢上文,一位品格高洁、教学认真、治学严谨、性格刚直、心绪乐观的朱自清仿佛站在我们面前。文品如人品,拥有美好心灵的人必能写出美好的作品,朱自清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烹制了许多美味佳肴,你想品尝吗?那么,请翻开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

知识应储备

●作者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曾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上大学时开始创作新诗,任清华大学教授时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他是诗人、 15-2 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识记字音

1.字音

煤屑(xiè) 幽僻(pì) 弥望(mí) 袅娜(nuó) 参差(cēn cī)

媛女(yuàn) 惦记(diàn) 霎时(shà) 敛裾(jū)

2.多音字

   nuó 袅娜 chā 差别 mài 山脉

娜 差 chāi 差使 脉

nà 安娜 cī 参差 mò 脉脉

●分辨字形

  袅 袅娜 倩 倩影 裾 敛裾 惦 惦记

倨 前倨后恭 掂 掂量

  凫 凫水 靓 靓丽 睑 眼睑 踮 踮着脚

●文题解读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荷塘"是指作者所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近春园遗址公园)。"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作者描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二者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美妙、素淡、朦胧、清新的意境。

高手支招之二--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荷 塘 月 色①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这句话直接点明了夜游的缘由,正因为"不宁静"才在月亮"升高了"的夜晚独自走出家门去荷塘,带着这种感情去看景,一切都朦朦胧 15-3 胧,它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颇"表明了"不宁静"的程度之深,难以排遣。]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②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想以优美的荷塘排遣自己"不宁静"的心情]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选择宁静的时刻再加上美丽的荷塘景色一定会消除作者"不宁静"的心情吧,事实将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