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第2页

  三、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四、读通课文

   1、范读。

     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就先来读读吧,把每一个字音读正确。

   2、自由小声初读课文(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自己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

   3、请一个学生读课文,检查字音,指导停顿断句

  四、理解课文大意。

   1、自主理解课文。(师: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

     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通过看注释理解了"甚、诣"等字的意思。

     理解"为设果"需要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师:"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讲的是?

     (评价语举隅:很好,你采用了理解文言文的一种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注释",你很会学习。 对,孔君平是客人。你采用的方法是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

     师:通过刚才探讨的两种方法,我想最后两句话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请大家读最后两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你们认为文中的"家禽"和现在我们所说的"家禽"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看法。

   4、请一个学生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5、带着理解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