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原毁》教案3
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原毁》教案3第3页

 观点 + 阐释 + 例证 + 结论

古之君子--责己重周 (舜-德;周公-才) 待人轻约

态度对比 责、求、去、就 (名人例证)

今之君子--待己廉 责人详

 原毁 揭示本原 怠者不能修 忌者畏人修

                   (略写) (详写)

  (自身经历为例)

阐明意图 得吾说而存之

1、文章的宗旨在于探索毁谤之根源,从古今君子之对比入手,先古后今,有正到反,最后揭示根源。

2、《古文观止》说它"全用重周、轻约、详廉、怠忌八字立说。"所见颇是。

3、拓展: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古之君子"相当于孔子的"君子"

    "今之君子"相当于孔子的"小人"

    "今之君子则不然",不然者,就是孔子所说的"小人反是"。

十、写作特点

1、内容上的对比与形式上的排比紧密结合

遥对遥排中有近对近排,互对互排中有自对自排

以古之君子,今之君子各为一段,

然后按待己、待人的态度、后果、具体行为遥相对比与排比;

而在每一段内,古、今君子"责己""与"待人",又各自形成对比与排比。

2、语言上采用并列双行的对称排比句式

取其一不责其二......,恐恐然......

举其一不计其十......,恐恐然......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

不若是,强者必悦于言,......

十一、布置作业

附《原毁》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