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第4页

3.学生活动:角色扮演-我是实习医生 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的同学会拿到一份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一份病例分析单以及一份医生指导手册。小组同学需要将拿到的病例对照医生指导手册查阅,分析病人的情况,回答问题。

1. 根据病人病史及体格检查结果,对照医生参考手册中的典型症状描述,判断该病人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2. 分析该名病患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该病患的哪项内环境理化因子偏离了正常值?

3. 对照病历,分析这些指标偏离正常范围,对机体有什么影响?

4. 分析这些理化因子维持稳定的意义是什么? 结合临床生物化学,哈珀生物化学和临床儿科学编写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表、病例分析表单和医生指导手册。

活动中指导学生填写病例分析表单。

观察学生病例分析进度。

1.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2. 流行性感冒

3. 霍乱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指导学生分析:从本质上理解内环境的理化因子是如何影响细胞代谢的。

以急性酒精中毒为例,学生通过阅读医生指导手册了解酒精的代谢过程会产生大量乳酸,导致乳酸性酸中毒。抑制糖原异生作用而导致低血糖,进而又会影响体温。酒精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还包括其能够插入生物膜结构内部,使其扩展并且增加生物膜分子的流通性。当这种影响到达一定程度将使生物膜功能发生改变。影响物质跨膜的运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解释了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深昏迷、失去知觉、唤不醒等症状。

引导学生在解释症状的过程中将人体表现出的生理性状态与细胞代谢和内环境理化因子联系在一起。 本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已有概念基础上建立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同时完成本节课的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体如下:

1.学生阅读患者病史和化验单,能够对化验单上有关内环境稳态异常的项目进行初步的判断。

2.通过分析急性酒精中毒病例,学会珍惜生命,选择健康的生活的方式。

3.学生对照医生指导手册体验医生的部分工作,体会医务工作者工作的艰辛,尊重医生。

4.使用病历、实验室检测数据和医生指导手册分析说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5. 通过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流感和霍乱,以体温、血浆pH、渗透压等内环境理化因子为例,阐明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节内环境性相对稳定的状态。

6.学生使用病例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总结 基于上述三个病例,思考并回答问题:

1.人体为什么会生病?

2.疾病的本质是什么?

总结:你觉得什么是稳态?你能不能尝试给稳态下个定义。 基于本节课的三个病例,引导学生思考:内环境理化因子稳态偏离正常范围会导致什么?

学习内环境稳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阐明机体维持稳态的意义,说出稳态的概念。

课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