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 第6节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案2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 第6节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案2第2页

  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

  

  新课教学

  阅读教材,提出方法

  (1)实验装置:见右图。配套器材:课本方案装置

  (2)实验思想方法:倍增法。虽为变力做功,但橡皮条做的功,随着橡皮条数目的成倍增加功也成倍增加。这种方法的构思极为巧妙。历史上,库仑应用类似的方法发现了著名的库仑定律。当然,恒力做功时,倍增法同样适用。

  (3)数据处理方法:图像法。作出功-速度(W-v)曲线,分析这条曲线,得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定量关系。

  

  

  

  学生思考,提出预案

  (1)学生提出多种设计预案,在课上展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课本方案、气垫导轨加数字毫秒计方案、铁架台打点计时器自由落体方案等。

  (2)教师针对各种设计预案,进行分析:

  主要从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略。

  师生研讨,初定方案

  1、制定基本的实验方案:(师生互动)互动以下面几个问题为中心展开:

  (1)探究中,我们是否需要橡皮筋做功的具体数值?不需要。因为实验是以倍增的思想方法设计,若橡皮筋第一次做功为W,则橡皮筋第二次做功为2W,...、橡皮筋第n次做功为nW。且实验巧妙地将倍增的物理方法应用于变力做功。

  (2)为了达到各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成倍增加,即实现倍增,对各次实验中橡皮筋的伸长量有什么要求?你想出了什么办法?各次实验中橡皮筋的伸长量必须相同。若使小车在橡皮筋的变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相同,就要有相同的运动起点。具体方法是:以第一次实验时小车前(或后)端的位置为基准,垂直运动方向在木板上作出一条水平线。以后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时,小车前(或后)端仍以此位置为基准(均从静止)运动。

(3)小车获得的速度怎样计算?小车在橡皮筋作用结束后,做匀速运动。找出纸带中点距相等的一段。求出点距相等一段的平均速度,即为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即小车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