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5《蜀道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语文:2.5《蜀道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4页

的注语中,其说甚详,各句均依此作了解释。主要之点是,仿杜甫《北征》中以"君"称唐肃宗(如"恐君有遗失""君诚中兴主")之例,认为这首诗中"问君西游"的"君"指的是唐玄宗。这就纯属臆测了。

  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对以上三说曾予批驳,且自创新说云:

  "兼琼在蜀,无据险跋扈之迹可当斯语(按:指'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而言)。而严武出镇在至德(唐肃宗第一个年号)后,玄宗幸蜀在天宝末,与此诗见赏贺监(指贺知章),在天宝初者,年岁亦皆不合。则此数说似并属揣摩。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梁、陈间拟者不乏,讵必尽有为而作?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必求一人一时之事以实之,不几失之凿乎?"(文中着重号系编者所加。)

  我们认为胡震亨的说法很有道理,"言其险,更著其戒"七字尤其下得精确,如据文直解并联系安史之乱前后蜀地动乱频仍的情形,就可以看出诗人的用意很可能正是这样。跟那些用"一人一时之事"来解诗的做法相比,胡的见解确实高明得多。

随堂练习:

(1)这是一首乐府诗,以七言为主,却有不少杂言句,节奏多变化,与散文句法相似。试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朗读几遍,说说它们对本诗的风格起什么作用。

  1.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畏途岩不可攀       畏途:对路途感到害怕。

  C.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鼻不敢出气,唯两胁运动以换气。

  D.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3)阅读李白《登太白峰》,完成1~7题。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

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1.诗中两个"太白"的含义是什么?

2."夕阳穷登攀"中一个"穷"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3.诗人怎样描写太白峰的高峻雄伟?

4.诗人想象的乘风而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