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第四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第四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案第2页

3.观察下图,理解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从上图可以看出:生态因子在低于或超过生物体的耐受极限时,均可成为限制因子,但在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内,每种生物都具有一个最适区。

例1 分析下图,关于非生物因子对生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说明影响生物种类较少的非生物因子是水分

B.图2说明光照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开花

C.图3说明温度能影响动物的形态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D

解析 影响沙漠干旱地区生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子是水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光照时间影响植物的开花时期等;温度对植物分布有影响,对动物形态也有影响,寒冷地区的狐个体体型较大,但尾、耳、鼻端较为短小,可以减少身体的相对表面积,从而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例2 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因子是(  )

A.阳光 B.温度

C.海水含盐量 D.海水含氮量

答案 A

解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阳光,阳光对植物分布起决定作用。由于波长不同的光,对水的穿透能力不同,而不同水生植物所需光的波长又不相同,致使不同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

易混辨析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

(1)生态因子是环境中能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的因子,生态因子只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