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2页

让同学们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 )课后延伸,升华主题

配乐朗读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让学生边读边画出作者重点描写了雨后的哪几样景物,体会作者巧妙的拟人化手法,感受乡间小路雨后的清新与生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补充的一点作业是对文本的拓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循着文本追根溯源,去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

四、感情朗读

我们从课文中的语句中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五、作业布置

1、想象一下,在乡下还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先说给同桌听一听。再写一写。

2、积累好词、佳句。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3、画。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板书设计:

      门前 种鲜花

21、乡下人家 屋后 春笋冒

(迷人、独特) 院里 鸡觅食 空间顺序

河中 鸭嬉戏

            夏天 吃晚饭 时间顺序

            秋天 纺织娘唱歌

《乡下人家》的教学反思

  本文是新课标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我在教学中做到了:

一、抓住一条主线,使教学结构清晰。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二、在"读"中感知、感悟。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配乐朗诵,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进行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广泛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那耸着尾巴的雄鸡当时在干什么呢?此时大家聚在一起会天高地阔地谈论些什么呢?我又让学生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场景的方法,写一写乡村的冬天,从而也对乡下独特迷人的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