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教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教案第2页

【教师解说】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远洋航行,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行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问题2:那么,欧洲航海家最早的远洋航行大约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引导学生计算时间并回答)大约在15世纪中后期,西欧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活动,出现了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正文问题设计】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7课,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500年前西欧人探寻新航路的伟大胆识和气魄。

问题1: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你才能够远洋航行呢?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6页小字部分,并进行总结归纳。

【显示字幕】归纳要点

条件(可能性)

(1) 造船技术的进步(多桅多帆海船)

(2) 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的应用)

(3) 地图绘制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经度和纬度做绘图坐标)

(4) 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5) 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进一步解说可能性:①客观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以及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使远洋航海成为现实。②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积极支持。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五方面的条件,说明当时西欧人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可能性。尤其要突出:中国罗盘针在欧洲海船上的广泛应用,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奋发图强,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问题2:同学们再来想一想,假如你们是当时的西欧各阶层人士,你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组员扮演西欧君主、贵族、商人等各阶层角色,分别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6页大字部分"一切为了香料",并进行总结归纳。

【显示字幕】归纳要点

原因(必要性)

(1)《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流传引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2)高额利润使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另辟蹊径,通往东方。

(3)处于动乱中的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向外扩张。

(4)基督教会为向外传教,进行"圣战"成为重要推动力。

(5)东西方传统的陆路商路因奥斯曼帝国的控制而受阻。

必要性: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扩大对外市场,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②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和黄金,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求制造货币的黄金。③思想根源: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本思想,鼓励人们冒险、勇于开拓。④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的热情使人们积极投入到新航路的开辟活动中。

【教师总结】至此,可以说新航路的开辟万事具备,只欠水手。迪亚士、哥伦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