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加与减》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3
北师大版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加与减》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3第2页

   110+100+90=300

   120+100+100=320

  反馈:注意学生的讲法,并提问:根据刚才小朋友们的估算,你觉得哪些结果是少估的,哪些结果是多估的呢?(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们知道,正确的结果肯定比290大,比......小,也就是在290到320之间。)

  2.我们刚才估算了它的大概结果,那我们把它结果大概估出来有什么用呢?(有时,不要求准确结果的,我们也可以估一个大概结果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估"的过程,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

  3.算一算:(学生独立演算)

  但是,我们学校最终要把这些书捐到灾区去,那得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可不能是一笔糊涂帐是不是。

  师:那你有办法算出正确的结果吗?哦,这么多小朋友都会啊,那让我们在草稿本上试着来做一做好吗?

  (学生独立尝试):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尝试情况,对有特点的进行收集)如果已经有同学尝试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第二种方法吗?[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4.四人小组交流:

  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来看看你组里的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的算法吗?

  [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其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5.全班汇报:

  第一种:两个数相加

 方法1、118+104+95 1 1 8 2 2 2

    =222+95 + 1 0 4 + 9 5

    =317(本) 2 2 2 3 1 7

师:根据题目的意思,118加104表示是四、五年级共捐书多少,再加95就表示......(请学生回答),你的方法和这个一样吗?这种计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吗?看来,有时旧知识可用来解决新问题的是吗?

 方法2、 1 1 8

+ 1 0 4

      2 2 2

+ 9 5

      3 1 7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以前学过的吗?如果让它和刚才的那种方法比较一下,你觉得你的这处方法怎么样?

方法3、 1 1 8

   1 0 4

   + 9 5

   3 1 7

师:和这个小朋友一样做法的举手,这种方法你以前学过了吗?哦,没学过也能想得到啊,还敢试一下,真了不起,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的这种尝试精神。但是,你怎么会想到有这种方法来计算呢?(两个数相加可以放一起,三个数也可以放一起的)

还有其它不同的做法吗?

   方法4、

  100+100+100=300 18+4-5=17 300+17=317

师:你是怎么想的?哦,孩子们,把118看成100,你想到了什么?(估算)对,这其实是对估算的一种精确化,是一种口算的方法。先把这些数看成整十,整百地相加,然后把少估的加上去,多估的减去。它在计算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