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学案第2页

来 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 对 象 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基 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特 点 出现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较弱 出现较慢,针对性强,作用强度远超过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联 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机体的防卫功能   2.B细胞与T细胞的比较

B细胞 T细胞 来 源 骨髓造血干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 成熟场所 骨髓 胸腺 作用 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①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②分泌淋巴因子 参与免疫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和大部分体液免疫   

  [特别提醒] 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巨噬细胞虽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而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细胞免疫应答过程   [自读教材·夯基础]

  1.感应阶段

  抗原→巨噬细胞吞噬→被分解成抗原肽→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体→运送到细胞表面→T细胞识别。

  2.反应阶段

  T细胞+抗原转化T淋巴母细胞增殖分化

  3.效应阶段

  (1)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溶解靶细胞的细胞膜―→靶细胞裂解死亡。

  (2)淋巴因子:

①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