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精品《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免费下载第2页

后一题。

教学这些题,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学生感受三道题内部的联系,体会前两题的计算过程就是第3题的计算过程,从而适应上述的算法。

四、引起学生对进位、退位的注意,避免由此造成的错误。

进位加和退位减,往往是计算错误的高发区。减少算错、避免算错,需要学生准确把握进位还是不进位、退位还是不退位。为此,有如下的安排。

1、把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编成题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编成题组,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23+36和28+36,93-53和93-57等。这些题组有利于学生把握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在口算思路上的相同点与具体处理上的不同点。教学时要注意,这里是同一种计算思路和方法在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上的比较。不是几种不同计算思路与方法的比较。下面仅以上述减法的比较为例:

(1)相同点:都先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即93-50=43,再接着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即43-3或43-7。

(2)不同点:前一题里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需要退位,后一题里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是退位减法。所以两道题的得数分别是40和三十多。

2、先判断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

配合例1的"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学生先说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是几十多,再口算结果。

配合例2的"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学生先说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差是几十多,再口算出得数。

通常情况是:能口算的题不需要估算,不能口算时才会考虑估算。为什么这里既估计又口算呢?其实,这两道题是通过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引起学生对不进位与进位,以及不退位与退位的关注。例如:

(1)45+32的个位上两个数的和不满10,是不进位加法,这题的得数是七十多;

(2)49+37的个位上两个数的和超过10,是进位加法,这题的得数是八十多。

(3)67-35是不退位减法,得数应该是三十多;

(4)64-35是退位减法,得数只能是二十多。

可见,像上面那样看出得数是几十多,能有效避免进位或退位上的错误。

教学时还应注意的是,得数几十多只要求学生想在脑子里(或者说出来),不必要求写下来,因为这是需要努力培养的习惯。如果学生能够自觉运用估计的结果,口算的正确率自然就会提高。

五、教师总结

1、分析各种算法,可以看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