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单元复习课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单元复习课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5.(2018·江苏卷) 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表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自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笙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寄托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C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答案:D

  6.(2017·全国卷Ⅱ,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

  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答案:①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7.(2018·北京卷)"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携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都能看到紫砂壶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