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六国年表 学案(1)
2017-2018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六国年表 学案(1)第5页

  2.结合《六国年表》的独特之处,分析"表"在《史记》中的作用。

                                      

                                      

                                      

                                      

                                      

  【答案】 《六国年表》作为"十表"之一,与其他体例有不同之处。从结构上看,它由两部分组成:①序文;②表文。表文,以时间为经,蝉联而下,形成历史发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依次排列,形成了一条社会空间的横线。纵横交织,旁行斜上,组成了一个综述战国史实的完整而又简明的表格网络。正因为表文的存在,弥补了纪传体以写人为主,叙事脉络不足的缺陷,可以横向比较,了解各国同时在发生着什么。

  3.如何阅读《六国年表》这类表格式作品?

                                      

                                      

                                      

                                      

  【答案】(1)纵向截取看。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国在特定阶段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2)横向选择看。可以了解和掌握各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3)单线看,从头至尾专读一表,如秦表或齐表。这样可以梳理出该国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

  (4)综合看,由始至终,由序文到表文通盘阅读。这样既可以从宏观上鸟瞰全局,又可以从微观上把握事态。

  (5)对照看,与本纪、世家、列传、书兼观并读,参稽互察。这样会发现司马迁在编写中产生的矛盾现象和史实错误,从而客观评价历史。

  [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落实句中加点的词语。

  (1)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

  译文:                                    

                                      

  (2)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译文:                                    

                                      

  (3)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译文:                                    

                                      

  【答案】(1)各诸侯十分安然,不出兵讨伐,从此四海之内争相用战争来建立功业。(2)(各国)都致力于使兵力强大,吞并敌国,纷纷使用欺诈的计谋,合纵连横的外交主张兴起。(3)盗用名义的事件层出不穷,立下的誓词盟约也不被彼此相信,即使是交换人质、剖符为信,也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

  2.上题句中加点的三个词语,翻译时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词义角度审视,这属于何种语言现象?

                                      

                                      

                                      

  【答案】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