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浙教版《3.6摩擦力》教案教学设计
七下科学浙教版《3.6摩擦力》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

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

(2)产生条件: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

运动的趋势;

 (3)产生原因: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用肉眼看起来很光滑,但是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就会显示出凹凸不平。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彼此阻碍,产生摩擦力。

 (4)方向: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相反

  2、摩擦力的种类: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2)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3、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和假设:鼓励学生踊跃猜想。

(3)设计实验:利用所给器材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5)评估交流,得出结论:摩擦力大小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