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2课 湘夫人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2课 湘夫人  学案第3页

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又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小人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平,遂自沉汨罗江,殉身于自己的政治理想。

二、背景展示

《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共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九"是个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大致言之成理。但将《九歌》完全定为屈原的自作新创,似有不妥。现在一般认为,《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此说均可信。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或谓夫妻神。《湘君》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夫人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君的情景;《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君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夫人的情景。

文白对照

  

儿,指湘夫人。降:降临。渚(zhǔ):水边的浅滩。"北渚",联系下文"洞庭"句看,疑指靠近洞庭湖北岸的小洲。按此句与《湘君》篇"夕弭节兮北渚"句密切呼应。目眇眇(miǎo)兮愁予:洪兴祖说:"眇眇,微貌。言神之降,望而不见,使我愁也。"一说"眇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