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科版选修1 第一部分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学案
2019-2020学年浙科版选修1 第一部分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学案第3页

  (3)注意微生物生长条件,如pH、渗透压、温度等。细菌喜碱,喜蛋白质,喜37 ℃;霉菌喜酸,喜糖,喜25~30 ℃。

  2.在培养后如何判断是否有杂菌污染?

  提示:(1)从菌落的形态看,是否湿润、透明、黏稠、颜色等,是区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关键指标;(2)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大小,看是否有菌丝、孢子、芽孢,是区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关键指标;(3)上述方法较难区别同类的不同物种,需借助化学和进一步的形态观察,如用革兰氏染色法等。

  3.进行恒温培养时为什么要将培养皿倒置?

  提示: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大,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实验完成后,接种过细菌的器皿应如何处理?

  提示:所有接触过细菌的器皿都要先高压蒸汽灭菌后再洗涤(特别是培养基);使用后的废弃物也要高压蒸汽灭菌后再抛弃。

  5.如果分离的是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如何保证不被普通的大肠杆菌所污染?

  提示:转基因用的质粒不是细菌中原有的,而是经过改造的,通常加入了抗性基因的DNA序列,所以可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培养基对菌体进行培养。

  

   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条件

  

  1.培养基

  (1)含义: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物理 液体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性质 半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剂,如琼脂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 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