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和反思第2页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一)以"美"导入。(5分钟)(二)整体感知课文。(12分钟)(三)研读与赏析。(20分钟) 一、 以"美"导入

  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哪里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又有梦幻般神奇的建筑。请同学们先欣赏一些这里的美景(出示图片)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默读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把每一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抄写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再读课文,把描写你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读完这些你们喜欢的景点后有什么感受呢?

  

三、研读与赏析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廊的。

1)长廊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

2)出示长廊的图片,欣赏着精美的画面,感受着周围美好的环境,现在我们仿佛就在游览长廊。让我们把长廊又长又美的特点读出来,好吗?

2、 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万寿山的景色的。

  2)谁能说出作者在山下看到什么景色呢?

  3)谁能读读描写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句子?其他同学想想佛香阁和排云殿有什么特点?(指读,出示句子)

  4)谁再来带着感过情读读这一段,让同学们通过你的朗读,体会万寿山的雄伟壮丽。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色,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哪里?

  2)作者描写了哪些了景点?重点描写了哪个景点?

  3)那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从文中的语句中体会出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