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咏史诗三首 学案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咏史诗三首  学案第2页

雪落唐诗

在故乡竹林边听那潇潇落雪之声,让我神游八极遐思无限。我喜欢雪,我喜欢诗,我更喜欢雪天读诗。

历代写雪的诗汗牛充栋,但我独爱唐人写雪诗。唐朝乃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诗人辈出,佳句如云。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那些咏雪的名句,也如同这雪花一般翩翩飞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后来写雪者叹为观止。谁说比喻是蹩脚的,还有比这新颖的比喻更形象更准确吗?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似一幅优美的"白雪飘飞盼春图"。

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一代帝王李世民《望雪》诗写道:"冻云霄遍岭,素雪晓凝华。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雪天晨夕,色、光、影、风,交织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读起来真有置身冰天雪地之感。诗中"无树独飘花"一句,将雪花比作花瓣飘飞,我觉得不但强过"空中撒盐",好似也比"柳絮因风起"更有美感......

我不知唐代有多少诗人写雪,也不知唐代有多少首写雪的诗,我爱刘长卿的"风雪夜归人";我喜欢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请刘十九雪夜饮酒的真情;我感动高适在大雪之日吟出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乐观;我同情孟浩然南归阻雪时,"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的哀愁;我佩服李九龄"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对梅花的赞美;我更向往柳宗元寒江独钓的意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勇敢者,忍受着"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迫害和痛苦,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困境中也毫不放弃心中那份执着与坚持......

雪还在飘飘荡荡,洒洒扬扬,这漫天的雪,还是唐代的雪吗?

唐代的雪浪漫,唐代的雪飘逸,唐代的雪深沉,唐代的雪韵味无穷,唐代的雪让后人怀念向往......

(来源于查字典散文网,有删改)

【课内挖掘】

权贵毁谤被贬长沙,贾谊初到中央政权,短短的时间里就施展了自己的才能,被破格提拔,真可谓是一帆风顺,少年得志,汉文帝看到贾谊是一个很有见识、年轻有为的人,对他十分赏识,于是,就提出让贾谊担任更高的公卿职位,委以重任,并把这个意识交给大臣们讨论,哪曾想到,这样一来,却遇到了重重的阻力。

当时在贾谊面前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这就是文帝的宠臣佞悻邓通,邓通是一个没有任何本事的人,完全是由于一个极荒唐的原因而得宠于文帝。原来文帝这人挺迷信,有一次他做梦要上天,上不去,有一个"黄头郎"从后面推了他一把,就飘飘然地上天了。文帝一觉醒来,非常高兴,就到浙台这个地方,暗中寻找这个推他上天的"黄头郎"。碰巧见到一个正在使船的头戴黄帽的年轻人,穿着容貌很像梦中推他上天的人,文帝就把他叫来,问他叫什么名字,回答说邓通。文帝很高兴,就叫他随侍左右,经常同他一起玩耍,封他为上大夫,还赐给他巨额的金钱。当时贾谊恰好和邓通一起随侍文帝,地位也相当。但贾谊讨厌这个没有才能而受文帝宠爱的佞臣,常常在文帝面前讥讽他。邓通也在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使得文帝逐渐疏远贾谊。

【课外运用】

给贾谊的一封信

尊敬的贾太傅:

您好!

读罢您的《过秦论》,但觉气势纵横,铺张扬厉,深为你的才气与锐气折服,更为你自伤忧愤而死的悲剧扼腕唏嘘。也许,多一点理性,"贾谊"这个名字将永远闪耀于历史的星河,而不是像流星般匆匆逝去。

像历史上那些少年天才一样,你年少即通诸子百家,后被文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凭着过人的才气,早年的你仕途可谓一帆风顺,致使人们往往把你此后的悲剧归结为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