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案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案1第3页

从而体会到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伟大精神。

穿插思考2:结合各方面的因素,思考中国为什么会输掉这场战争?战争结果又说明了什么?在这里主要引导学生结合战争的背景、以及清政府的领导不力来认识我们输掉战争的根本原因。从而以历史发展的趋势来认识先进的资本主义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主义这一历史规律。

3、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1) 结果: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定

注意点:对《南京条约》应该做重点把握内容与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之间的关系,另外像开放的通商口岸要结合地图来加强记忆。

(2) 影响:中国进入近代历史,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意点:在帮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影响的时候,必须理清层次。整个影响首先应该明确这场战争的性质,然后从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的变化三个方面来理解影响,并注意三个变化之间的关系。本课一个重要概念"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应该在这里讲清楚:所谓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而半封建是指封建主义仍然占统治地位,但民族资本主义正在产生发展。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都包括了政治、经济、思想各个方面的变化。像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都是对这个概念的错误理解。最后在理解鸦片战争影响的时候结合三个模块中新思想的萌发也要提一下。

               第二课时

二、鸦片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 原因:思考西方列强为什么很快对中国又发动了新的战争?

  引导学生从中国的自然经济角度去思考,从而明确"再燃"是指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仍然是想要打开中国大门和市场。

2、 过程:(1)注意结合"圆明园被洗劫"的历史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耻教育。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反抗除了直隶提督的抵抗外,还应该把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斗争结合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