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老马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老马 教案第3页

1.完成练习二、三。

2.课外阅读臧克家的部分诗作,把握其风格特点。

〖小资料〗

自己的

我的每一首诗,都是经验的结晶,都是在不吐不痛快的情况下写出来的,都是叫苦痛迎着,严冬深宵不成眠,一个人咬着牙龈在冷落的院子里,在吼叫的寒风下,一句句,一字字的磨出来的,压榨出来的。

--臧克家《我的诗生活》

逃离土地

--现代诗歌中的农民叙事,从《老马》到《无量寺村》

上篇 那个时代的"老马"和"老马"的那个时代

2004年,曾经被誉为"农民诗人"的臧克家老人已经走过了99年的生命历程,这其中包含至少有半个世纪之久的诗龄。1933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烙印》。这是他的处女集,也是他最具影响力的高峰作品。主流评论一致认为其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烙印》很快被抢购一空,许多名重一时的评论家心甘情愿为它鼓吹。 茅盾称臧克家为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朱自清断言:"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闻一多亲自给这个初出茅庐就走了红的苦吟诗人作序表彰,他说:"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没有克家的经验,便不知道生活的严重。"(据《人物周报》、《闻一多选集-烙印序》) 臧克家则自称是"一条嚼着苦汁不松口的巴豆虫"。他的诗因此显得苦而硬,在充满小资情调和革命狂热的后五四诗坛上荡起了一股朴实硬朗的新风。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