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鲁科版必修2学案: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 乙 酸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鲁科版必修2学案: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 乙 酸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提示: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用""。

  2.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装置中,导管末端为何不伸入饱和Na2CO3溶液液面以下?

  提示:防止倒吸而炸裂试管。

  

  1.酯化反应的实质

  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也可看作是分子间脱水的反应,从脱水的可能性有两种情况,一是羧酸提供羟基,醇提供氢原子;另一种可能是羧酸提供氢原子,醇提供羟基;采用示踪原子法(C2H5-18O-H与乙酸反应)研究该反应的机理,发现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中,说明酯化反应机理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的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而生成了水,余下部分结合生成酯。即羧酸脱羟基,醇脱氢。

  

  2.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

  

  (1)试剂的加入顺序

  先加入乙醇和乙酸,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浓H2SO4。

  (2)导管末端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防止挥发出来的CH3COOH、CH3CH2OH溶于水,造成溶液倒吸。

  (3)浓H2SO4的作用

  ①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②吸水剂--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转化率。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①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②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除去乙酸;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溶液分层,便于分离得到酯。

  (5)装置

①长导管的作用:导出乙酸乙酯和冷凝回流乙酸和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