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科版必修三 第六章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学案
2018-2019学年浙科版必修三  第六章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学案第2页

  (2)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相邻营养级间传递效率=×100%)一般只有约10%,因此,越是处在食物链高位的动物,其数量就越少、生物量就越小、能量也越少,价值就越高。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辐射到该地区太阳能的总量吗?

  提示:不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

  2.结合教材P110图6-9思考下列问题:

  (1)植食动物(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是其同化量吗?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提示: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不等于其同化量,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其同化量的一部分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而是属于生产者所同化的能量。

   (3)能量流动在生产者与植食性动物之间的传递效率是多少?能总结出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吗?

  提示:13.5%,计算公式:相邻营养级间传递效率=×100%。

  (4)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提示:①大部分能量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②遗体遗物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③还有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为什么是单向的?

  提示:①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确定的,是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不能逆转;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最终要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以热能形式散失,而热能是不能被生物再度利用的。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

  (1)起点:从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

  (2)总能量: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3)能量的传递(不是个体也不是种群之间传递而是营养级之间传递):

  ①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