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语文新同步人教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8课 咬文嚼字 Word版含答案
2019年语文新同步人教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8课 咬文嚼字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从朱光潜先生三立座右铭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自我砥砺、矢志不渝的伟大形象。

  

  

  (一)背景链接

  《咬文嚼字》写于抗日战争后期。朱光潜先生结合当时新文学运动的实际,为了帮助大家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及提高美学修养等,撰写了不少论文和书评,本文即是其中的一篇。

  (二)常识整理

  1.古代重量单位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现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隋书·说苑》云:称(同秤)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2.古代容量单位

  才高八斗。

  斗: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斗、石为古代容量单位。中国古代容量单位从小到大依次为:撮,抄,勺,合,升,斗,石。十撮一抄,十抄一勺,十勺一合,十合一升,十升一斗,十斗一石。

  3.古代创作称谓

  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

  付梓:古代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就先把青竹简放到火上炙烤。人们把这个工序叫作"杀青",也叫"汗青""汗简"。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