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二单元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学案(1)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二单元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学案(1)第2页



  (3)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途径的关系

  ①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平衡状态。

  ②可逆反应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起始加入的量,仅能影响、的大小,但只要,在外观上反应就会向某方向进行,最终使,建立平衡。

 3.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逆、等、动、定、变。

  (1)"逆"--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2)"等"--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这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重要标志。

  (3)"动"--指化学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并没有停止,实际上正反应与逆反应始终在进行。

  (4)"定"--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可逆反应进行到最大的程度)状态时,在平衡体系的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保持不变(即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判断体系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依据。

  (5)"变"--任何化学平衡状态均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与浓度、压强、温度等有关,而与达到平衡的过程无关(化学平衡状态既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达到平衡,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达到平衡)。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原来的化学平衡即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

4.

化学反应模型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平衡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 平衡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平衡 ④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一定 不一定平衡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A,同时也生成了m molA,即 平衡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B的同时也消耗了p mol C,即 平衡 ③,不一定等于 不一定平衡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 B的同时消耗了,因均指 不一定平衡 压强 ①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平衡 ②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①一定时,只有当时 平衡 ②一定,但时 不一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