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2 专题4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学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2 专题4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学案第2页

  金属铜在约6 000年前已被大规模利用,铁的使用在约2 500年前,而铝的使用仅有200年左右,这与金属的活动性及人类冶炼金属的技术有关。

  (3)金属的冶炼

  ①实质: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阳离子得电子被还原为金属原子,即Mn++ne-===M。

  ②依据: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冶炼方法不同。

  ③常用方法: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富集法。

   ④一般步骤

  

  2.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1)19世纪

  ①以道尔顿原子论、分子结构和原子价键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

  ②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③质量作用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④尿素的人工合成,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

  (2)20世纪

  ①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②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展,实现了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3.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

  (1)1883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创立电离学说,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是H+的化合物是酸。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是碱。

  (2)酸碱质子理论

  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

  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若某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可称之为酸碱两性物质。

  

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